湖贝古村保护研究与 “湖贝古村120”公共计划大事记
2011年,都市实践主持建筑师孟岩考察湖贝古村,十分震撼于在惯常所说的三十多年历史的深圳市中心竟然还留存有一个逾500年历史的古村。古村原有空间格局完整,外来的潮汕租户生活习俗也完整地保留着;进而得知湖贝古村在城市更新中正面临被拆除的危急关头,于是领导都市实践研究部自发对湖贝古村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并发动自己身边的资源,动员相关专业人士关注古村命运。
2012年,都市实践在E6空间组织工作坊,邀请湖贝村民代表、建筑规划专家、社会人文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媒体人士到场,共同探讨湖贝古村保护及更新的可能性;湖贝村原住民、著名纪录片导演、多次台湾金马奖得主张经纬先生也参加研讨并从个人的早年经历讲述湖贝村对于重塑深圳的城市记忆历史的独特价值。与此同时都市实践的建筑师团队从专业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做调整,希望平衡保护与发展和发掘多方共赢的可能。经过高强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我们发现在不影响开发商利益的条件下,依据现有旧改规划要求,现存的罗湖文化公园和湖贝古村完全可以全部保留。其间我们不仅尝试了多个改进方案,而且还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指标测算。最终形成城市设计研究报告和测算,整个研究过程都是自筹经费。同年我们将研究报告递交罗湖区政府,孟岩还手写了一封长信给时任罗湖区主要领导详细阐述了湖贝古村对罗湖和深圳不可替代的空间与文化价值。数月后,罗湖区主要负责领导主动约开发商高层与都市实践孟岩等人面谈,一起探讨共赢的可能性。我们用城市设计与测算有力说明开发商完全可能摆脱大拆大建的旧改模式,在保留城市文化记忆的同时实现经济指标的要求。随后,开发商正式委托都市实践做一项古村保护及活化的专项研究。在我们的建议下,深圳大学的饶小军教授主持了对古村进行详细的测绘工作,杨晓春教授还专门做了古村保护价值的横向比较与评估;之后我们再次组织相关各方高层进行湖贝古村现场考察,至此开发商和原设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通过亲身体验对湖贝村的历史价值达成一定共识。
2013至2014年, 都市实践继续推进研究,做了多次开放的设计工作坊,最终将完整保留湖贝古村和罗湖文化公园整体空间格局的提案递交给开发商,深圳大学的研究报告也同期呈交。在湖贝古村保护与更新提案中,我们指出湖贝古村是有着五百余年历史的深圳原住自然古村落,它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三纵八横”的村落空间格局,还存有几十栋灰雕青砖的老房子,村落中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保持着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它是深圳市中心唯一活着的古村案例,是等待被发掘与保护的文化宝物。通过创造性地渐进改造和有机更新可以让老村重生。以保护古村为前提下的城市更新可以探索更加三维立体的高密度城市空间模式,寻求城市更新改造的的新模式。老村旁的现状公园,提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稀缺的绿色景观资源,我们设想将公园中的绿色空间激活并渗透至村内的各个角落,让古村依托自然林木而更加生机盎然。古村中大部分的建筑都被修缮保存,少数质量极差的楼宇会被新的建筑和公共空间取代,同时提供除居住以外更多新的使用功能。未来,岁月沧桑的古老村落与崭新的现代城市共存,湖贝老村的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可以焕发出新的力量,必将成为深圳新的文化地标。2015年12月至来年2月,湖贝研究项目在2015深港双年展UABB外围展“新遗产,新价值”展览上展出。
2016年5月,时隔3年,开发商再次公布的方案以所谓“移建、拆建、创建”为手段,虽言及局部保护湖贝古村,但实为以拆除重建的手段对古村所在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进行商业开发,湖贝古村的命运引发了新一轮影响广泛的公共讨论。为了表达对开发商方案的质疑,深圳一些文化、艺术界人士、社会学者与规划、建筑界人士共同发起“湖贝古村120城市公共计划”。7月2日,举办“共赢的可能:湖贝古村保护与罗湖复兴设计工作坊”,深圳各界专家设计师上百人参与研讨建言,并发出“湖贝共识”建议书。7月5、7日南方都市报分别刊登了文保部门、发展商和区政府主管部门的回应。罗湖区重建局回应要保护“三纵八横”街巷格局,但也没有公布保护的具体范围和面积。彼时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交锋,正决定着湖贝古村未来的命运走向。7月底至8月,湖贝保护研究项目应策展人南加州大学建筑系GaryPaige 和 Clifford Pearson教授之邀,参加在深圳设计中心举办的“村镇-城市 再创造——拉近中国城市与村镇间的距离”展览。与此同时,83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古城卫士”阮仪三教授专程飞抵深圳参与“对话湖贝”,支持湖贝古村保护计划。这些活动被舆论广泛关注,深圳多家媒体、凤凰生活周刊和中央电视台均作了专题报道。
根据历次工作坊诸位专家针对发展商最新方案的建议,综合挖掘发展与保护的双重价值以及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我们提出了针对规划院和设计公司新一版旧改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新版规划方案对于湖贝古村的原址保留区域比之前一版方案有较大增加,已经大于一万平方米,地下商业开发平面图上也除去了一部分地面上古村所对应的面积。但根据深圳大学对湖贝古村的测绘评估报告以及现场实际情况核实,在现规划方案中显示的古村保留范围东侧事实上还保存有数量最多、历史价值最高、保留也最完好的历史建筑群落(详见深圳大学研究、测绘及建议保留古村核心区范围图)。如按目前规划方案实施,将仍会有30余栋最具历史价值的完整历史建筑被铲除,这无疑是深圳历史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强烈呼吁进一步优化规划方案,保存下这最后一片极具价值的历史建筑,并与规划中的商业建筑有机融合。根据我们多年的城市设计经验,相信相关各方在现有规划方案上进行优化,完全可以完整保留与活化湖贝古村的核心区域约16 000m2,达到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赢,以下为城市设计层面的优化建议。
- 现有古村的核心区域全部完整保留,包括东侧重点区域(见深大建议保留范围图),为此400m地标塔楼需要向东稍移,并适当减小商业综合体目前吞掉古村东半部的部分体量。
- 为弥补综合体面积之不足,建议环绕古村的东南侧建造开放的商业街区,并进而向南延展整合现存金色大楼裙房,设置大体量、跨湖贝路的垂直购物中心——万象新城。
- 取消湖贝路下穿,参照罗湖万象城以及南山海岸城商业中心跨路的经验,上部跨越湖贝路,使万象新城可以临深南东路,加大商业展示面和标识性,极大地提高商业价值。
- 兴湖东路不必直接联通深南路,规划西部商业步行街区以及住宅塔楼的布局仍有很大优化空间:塔楼可整体西移,使内部商业街尺度更加宜人,土地使用更加紧凑(参考现规划方案东部街区与住宅塔楼空间尺度),这样可给公园留有更大的空间,同时减少对湖贝古村西侧的吞噬。
- 目前规划方案东部临文锦中路处现存有精心设计、绿化良好的街头公园应予以保留,可将塔楼向西移动,现规划案中对着十字路口设置花园广场的方式只有视觉功能并不聚集人气,在城市设计方法上是不可取的。
- 应保留原罗湖文化公园内部大树,结合新建社区室外公共空间布局并强化中心公园这一绿化及公共步行系统与湖贝新村步行系统的衔接,也能借此打破现有规划案中住宅塔楼过于均质化分布的简单呆板格局。我们希望规划方案应更强调组团式格局,与罗湖该片区现有城市肌理更好融合,避免“大冲式改造”的塔楼堆积所形成的非人性化、单调乏味的城市空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