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何文琦 实习生 吴志毅
出版 深圳商报 2008-08-29-C3
走进位于华侨城LOFT创意园里一栋富有鲜明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办公楼,一股现代的设计气息扑面而来。整整一面墙URBANUS都市实践事务所设计的现代建筑展示,空旷的大工作间里散乱的图纸,进行采访的会议室里低回着沉郁的音乐,整个工作环境都充满酷感。
深圳曾经是国内建筑设计人才就业的首选之地。早年走出校园,离开家乡北京,执意南下深圳创业的孟岩,与刘晓都、王辉合伙创立了URBANUS都市实践事务所。这个性格上追求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年轻设计师,在设计上一直强调当代性与本土化,他们的很多作品融合了本土的客观现实,并依托于中国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甚至是地标性建筑。他们联手设计的大芬美术馆和万科体验中心在今年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设计创造好效益”中国奖中,获得最佳公共建筑奖和最佳室内设计奖。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孟岩表示,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设计,而非好的项目决定好的设计。我们既不想展示类西方的中国建筑,也不想展示刻意不同的中国建筑,而是正视中国问题的、“真实”的中国建筑,坚持直面剧变现实,积极应变。
立足当下,关注周遭
《文化广场》:从地铁大厦、航天大厦、从大芬美术馆到万科土楼,以及位于罗湖闹市的深圳公共艺术广场……你所坚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孟岩:关注当代性,看周遭,既不“复古”亦不崇洋。能否做一个很有特色的设计,既关注当下又富有创意,这是我们时刻在思考的问题。飞速发展的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蕴育着新可能的平台,也让我们以此来完成对城市理想的实践。我们始终希望带着批判的眼光进行有创造力的、对社会负责的建筑实践。让建筑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装置,以此来为都市生活注入能量而不是将建筑混同于艺术装置。应该说,项目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看创意,看我们的设计态度和理念。我们的建筑作品反映的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当前中国人的心态、需求,这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中国特色的东西。 当很多设计师力图强调建筑的表意性时,其实是很危险的,全世界范围内有无数失败的案例。我认为,建筑不能负担太大的意义,应该强调的是本土化,而不仅是传统;同时也强调当代性,与现代人生活直接联系起来。
《文化广场》:从事建筑设计行业这么多年,你们设计的灵感从何来?
孟岩:我们的灵感来源于对环境的观察和研究,关键是平时对城市生活、人们生活状态的观察。有时貌似混乱的环境中,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很多东西本来就有存在的合理性。今天很多设计师和业主普遍将创作原点放到国外或历史建筑中去寻找参照,而我们认为,“中国式”的“当代性”并不同于西方化。中国当代的城市建筑应当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当代文化、生存现实及视觉经验。
城市需要丰富,越复杂越好
《文化广场》:深圳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对所有城中村进行改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你对此有何看法?
孟岩:我认为,城市需要丰富,越复杂越好。好的城市是应该包罗万象,城中村正是多元化文化的产物。这里是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晚上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聊天,这些丰富了整个城市,是在高尚住宅区见不到的。 在改造中,关键是组建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提供城市的一个生动的生活舞台。再如我们设计改造的OCT-LOFT华侨城“深圳创意文化园”,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正是我们不断往里面掺沙子加不同元素的结果,而多元复杂的气质,令这里聚集的大量的先锋艺术家和设计师感觉更为自如,也令这个由过去机器轰鸣的工业厂房蜕变成充满自由开放气息的深圳文化基地。
《文化广场》:从你们设计的一系列作品中,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和建筑与市民间的互动,一直有着鲜明的体现。
孟岩:我们力图在稠密的市井商业街区中为人们提供交流的活动空间,同时在单一的商业文化的包围中植入公共艺术创作、展示、交流和教育的设施。像大芬美术馆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与周边环境实现结合,既能容纳当代艺术最前卫的展事,又能兼容原生的新民间的大众艺术介入。华侨城LOFT二期我们也将更注重增加公共空间,搭起公共文化平台,进一步促进这里的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
《文化广场》:你们设计的公共空间希望达到什么样理想效果?
孟岩:城市社区与公共空间相融合是我们的目标,要让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具有可参与性,而不仅仅是观赏性。例如,深圳公共艺术广场不仅是观赏性的休闲场地,而是一个生动、另类的城市生活舞台,也是公众触摸艺术的界面;大芬美术馆是一个定时开放的高姿态城市装置,给当地的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系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不脱离于油画画廊、商业、可租用工作室等城市日常生活的平民场所,与当地人们生活状态相结合,达到与当地居民和周边城市社区的生活相融合、相互动的理想效果。
中国建筑设计已成国际焦点
《文化广场》: 最近几年,欧洲国家一直对中国建筑保持了高度关注。很多国外的建筑展览都开始纷纷聚焦中国,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已经开始可以与国外设计师相抗衡?
孟岩:中国的建筑设计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现代建筑是建立在西方建筑学根基之上的。现代建筑进入中国的时间不足百年,这样的根基自然不能立即媲美西方的大师。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奥运会举行等都使世界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大家对中国充满兴趣,很多展览也应运而生。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的建筑设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我们的整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建筑设计方面国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我们才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工业水准、建造水平都要跟上,整个行业才能够发展,设计才能发展。坦率地说,施工质量低,设计费用低,都是现在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进步之快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未来的建筑设计大师级人物。
现代建筑审美应该从小培养
《文化广场》:普通百姓的建筑审美水准现在情况如何?
孟岩:在中国,对于建筑的普及教育是老百姓的当务之急。中国的建筑教育与外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举例来说,在欧洲普通人在家里都会收藏建筑书,平时就对建筑鉴赏有所接触和了解。在建筑家生活过的地方,当地的人们会为此感到骄傲,充满敬意;对像教堂一类的历史建筑,他们会很重视维护和留存。而在我国,一方面,我们对于历史遗产不够重视,不少珍贵的老房子说拆就拆了,老百姓也不重视,觉得没有多少价值,这是一个很让人担忧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家对于古代建筑,多少知道点感觉,但是对于现代建筑往往很难找到感觉,不清楚如何衡量是好还是坏,审美能力需要补课。
《文化广场》: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于建筑审美的欠缺?
孟岩:西方现代建筑体系与中国古典的木建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信息时代媒体时代,大规模的信息涌入,反而令人们失去了判断。旧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审美体系尚未建立,自然出现审美混乱。没有自身的文化传承的情况下只能是空白一片。像苏杭一带的民居,原来是粉墙灰瓦,散发着几分传统的味道;但是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新民居屋顶上尽是艾菲尔铁塔式的构件,或是恍如灰姑娘式的城堡,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当我们割裂了过去,遗忘了过去,这是很可怕。如何让新一代人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建筑行业协会、政府、媒体、学校需要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建筑审美教育”。
《文化广场》:深圳欲打造设计之都,也需要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此外对于打造设计之都,你有何建议?
孟岩:政府高度重视设计行业的发展乃深圳幸事。这也是尽管“都市实践”声名在外,却仍然坚持“留守深圳”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政策优势并不明显的今天,深圳的人才资源正在遭遇“外流”。不少优秀人才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还要想更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