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晓都
期刊 建筑学报. 2019(4)58-61
1. 回到城市原点
城市起源于市场,形成于聚居的密度。
西方学者的论点契合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脉络,这也是对“城市”这个词汇最直白的阐述。当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的精神便集中在公共建筑、纪念碑、档案馆以及公共机构这些具备强烈公共性的建筑上。而市场则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但其公共性仍然值得关注。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社会的产物,相对于北京那样的纪念碑式的城市,它就是一个市场的城市,市民的个人主义倾向也最为明显。城市的日常生活是围绕着市场发生的,从早期的商业街到现在流行的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它们是离散的城市街区的交汇点,人们多数会选择在那里约会、社交;去公园则大多是户外活动,具有更加个人化的或家庭化的目的,而往往不具备公共生活的意义。
一方面,深圳是一个快速生长的城市,以市场为中心形成街区和居民活动范围,在某种意义上说回归了城市的原点。另一方面,进化了的现代城市的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空间来实现。从现有的城市模型中不难看出,最直接有效的公共生活的发生地是街道和社区级的公共广场。深圳显然严重缺乏此类空间。而购物中心作为封闭型的市场类型并不能够取代城市公共空间,也就无法真正满足公共生活的需求。
密集的大城市中心的商业本来是以百货大楼为最大商业单体的街区式布局。购物中心则是起源于北美郊区化城市生活的特征,而这种特征却被转译到高密度的香港,成为复合型高密度城市综合体的一个组件。2005年前后深圳华润万象城购物中心的成功开启了深圳修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热潮。人们在购物中心能够轻易地体会到身体的舒适感和消费的便利性,从而产生依赖感。
购物中心已然成为深圳这个城市生活完美的标配。它的地位取决于现代城市交通。交通作为城市动脉系统使人们得以快速地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公共场所的使用价值。
真正具备城市公共性的场所的定义是它能否为市民提供真正的城市生活、街道的生活。我们在深业上城这个商业项目中就直面了这个难题。
2. 深业上城设计过程复盘
关于深业上城LOFT 的设计,之前已经有过介绍和评述文章发表,如邓小骅的《深业上城 LOFT:回归日常空间》[1],从都市实践关注的城市公共性、密度、尺度、意象、日常生活、住宅产品都有全面的讨论。本文则从设计者的角度,回溯设计的演变过程,给我们经历的工作和决策做一次复盘。相对于刻意自我拔高的写作方式,这一定会是更有意义的。
设计的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强调作为城市型建筑的复杂性、不纯粹和可能性。
深业上城是一个旧改项目,场地是原来的日立显像管工厂,位于福田中心区的莲花山公园和笔架山公园之间。我们开始接触这个项目得到的是在购物中心的屋顶上建一个10万m²板楼公寓加屋顶花园的规划总图。项目团队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场地最大的潜力点,将屋顶与毗邻的两座公园联系起来。这对于城市中心慢行体系的完善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而我们的敏感则在于继续发问:这块屋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两个大型公园中间还需要植入一个小花园吗?
我们的答案是不需要。两端的绿地资源已经足够,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在公园之间有一个人工的憩息处,一个充满人文情趣的城市空间。
另一个令人兴奋的因素是,这个10万m²的商务公寓在3万m²的购物中心屋顶平台加盖的一部分面积,在任何情形下都是一个独立用地的项目。虽然铺在9m~11m平均跨度的柱网上结构代价不菲,然而在深圳这样高地价、高房价的城市,这些结构成本的增加便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看到了实践高密度复杂结构的建筑的可行性。
初始的尝试是向整体化体量方向努力的。我们在现代建筑观念的驱动下,第一个考量的便是如何做一个起伏的完整的建筑体:第一希望延续两个山体公园的自然状态;第二暗示深圳曾经的丘陵地貌;第三则是希望能够面对综合体的超大体量不会出现尺度失衡。首先的自然直觉反应就是在对角线方向的两座桥之间划出一个谷地方便游人通过,这样便形成南宽北窄的有利布局,通过坡形建筑研究如何用内院解决通风采光问题。后来我们发现这部分面积中还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和使用方,不是单一的公寓类型。完整体量尽管有形态上的优势,但布局和使用灵活性会大打折扣。经过若干轮的努力,我们最终从这种大体量思路中走出来了。
▽ “环”和“村落”概念草图
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场地周围的建成环境都是比较早期建设的建筑,城市肌理相对细致,没有现在这种超大尺度的综合体。在购物中心上面铺一层细化的小街块将会有效地化解综合体对城市肌理的破坏。
随后,我们开始反思城市生活的意义和市场的关系。这个过程让我们冷静地认识到,应该完全从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公共空间利益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开放式购物中心(open aired shopping mall)是欧美近年在反思郊区型购物中心的弊端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购物环境,这种回归传统聚落的更加亲近人的生活的尺度,能给人以很好的感受从而大受欢迎。其实这种聚落模式与欧洲小镇的尺度感、以及深圳城中村自发出现的商业业态都可以相类比。都市实践多年来通过对深圳城中村的研究和对欧洲小镇的实地体验,对这样的模式非常了解,也有足够的信心。于是我们将布局转向了“村落”模型。在传统的购物中心上面叠加一个开放街区的商业区和LOFT,它们能否相互激发商业潜力是成功的关键。我们想象的是在这里集中一批时尚、新潮、有活力的品牌店吸引年轻人,同时安排更多的酒吧、轻餐饮。人们可以从购物中心上来休闲,也可以从两边的公园步行直达。创造一个人们可以徜徉其中、24小时开放、属于城市的街道空间,是对购物中心功能的一个重要补充。而再往上一层,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可达但更为安静的一层街道,给一些固定客户群的小型艺术时尚设计类公司和工作室提供展卖和工作场所,甚至可以带有居住功能。以垂直层来过滤人流是和水平延展的商业热力扩散有同样效应的,这一点是我们在深圳华强北商业区的城市活力研究中认识到的。
再下一步便是回到体量布局。实操设计中我们面对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核心“小镇”平均不到两层的体量和不足50%的覆盖率大概只能消化2万多m²的面积,剩下的7万多m²面积必须有其出路(其中包括3万多m²的政府回购办公楼);二是如何平衡在东侧拔地而起的两栋300m左右的超高层塔楼和北侧4幢150m的住宅楼的尺度重压。我们的选择是用一个沿购物中心底座的U形的水平板楼来做尺度上的抗衡,形态上保持了最早的山形起伏的轮廓线以求体型的变化。南侧办公楼的高点远离超高层写字楼,减少对其遮挡的同时顺势衔接南侧广场上到LOFT层的台阶“裂谷”。北侧的公寓楼的“山峰”与南侧办公楼相错,正好与东侧两栋退后的住宅形成呼应,向西降坡的体量则避开了西侧两栋住宅的挤压和视线遮挡。西侧U 形底部的酒店则采取呼应两侧山形建筑的轮廓,使得外围合的体量舒展而一气呵成。正如都市实践在项目介绍文字中所述:“回应超高层塔楼的巨大尺度,并呼应周边的莲花山和笔架山。同时向内围合出一个安静的空间,以细致的步行街道联结3~4层的高密度的办公LOFT,排列出一个高低错落、空间变化丰富的小镇,其中纳入LOFT剧场、展示交易中心等公共活动空间,从外围的‘大’和‘实’逐渐过渡到内部‘小’而‘虚’非常有活力的区域。让商业、办公与住宅人流在同一街区活动,创造了一种居住、办公、商业与文化空间融合的聚落式街道生活新模式。”
这样我们将LOFT区分为4个区:A区为北侧LOFT公寓;B区为西端酒店;C区为中心LOFT办公;D区为南侧总部办公。如果将LOFT的整体格局比喻成一个饺子,那么外围合的A、B、D区就是“饺子皮”,C区的小而虚实际是表征丰富精细的肌理,是LOFT的“饺子馅”,也就是说它承载着所有的情境和味道。
而这个“馅”的组成也不是易事。如果仅仅是一堆杂乱随机布局的小型单体组合,也无法与围合建筑产生关联而会陷于混乱,它自身同样需要一个整体性和生成逻辑。首先,由于消防车道的关系,我们必须能够让内部的建筑被消防车所覆盖,建筑过于独立会出现防火间距和消防面的突出矛盾,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将独立的建筑连接起来形成若干栋较大的“建筑单体”。其次,反复尝试高低错落的小体量组合会让这个区变得破碎和凌乱。最终的组合模式是再次围合,同时并列分成3个小组团:组团外围是等高的虚线式条形建筑,每个组团中间插入几个独立的方形体块作为变化元素。体量关系转换为雕琢出来的建筑体量,带出既有丰富变化又完整有序的效果,成为另一个大尺度的平衡器。
这个组合模式同时解决了另一个隐含的但又无法避开的问题:LOFT是在地上两层购物中心设计稳定之后才介入设计的,所以设计的前提就是柱网无法改变。在大板转换层的方式被否定之后,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将这些小建筑尽可能地落到下面的柱网上。这种反复调整是在结构合理性与建筑形态效果之间做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建筑师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考验。
在我们提出LOFT方案的设计协调会上,外方设计师惊讶地跟我说,你们这么做每栋小建筑的4个立面都要画出来,这可是不得了的设计量啊。我坦承开始确实没有想太多。认真把握推敲每一个立面确实会面临人员和工期的压力,但好在我们认为单体立面的某些不完善恰恰是这种组合模式应有的状态。在近人的立面尺度上我们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现代商业功能普遍要求首层商业空间层高在6m左右,这对于小镇类型来说尺度上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对LOFT二层以上的部分的开窗再进行小型化的窗格划分来平衡这个缺陷,但现场效果不很明显,且立面入口的门过矮给设计带来一些遗憾。不过我们并没有将这些立面当成最后结果。我们相信LOFT的状态和调性会慢慢丰富起来,在建筑师铺好的底子上由业主物业控制、商家进入进行个性化调整,最终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活的街区氛围。最近这种变化已经初现端倪。
A区居住LOFT公寓坐落在北侧奢饰品街的品牌店上面。我们考虑到这个时尚元素将立面分格为9m见方的模块,填充以灰白色“拧麻花”的GRC格栅样式,同时可以适当避免和住宅单元的对视问题。主体标准层高9m,可灵活划分使用;于南北两侧设置外廊,通风防晒良好;户户拥有私家庭院,邻里之间既有交流,又保证了私密空间。
B区原来的设置是商务酒店加办公。以两栋建筑围合出一个内院,中央设置“黑盒子”小剧场激活未来区域文化活动。现在商务酒店引进了日本MUJI Hotel品牌,成为LOFT的一大主力品牌机构。
D区原来按政府办公楼设计,其中设计了一条潜在的通道通向一个空中的“洞穴”,人们可以从南广场通过裂谷的大台阶走上去。后来办公楼一度重新安排为国家设计博物馆的选址,当我们论证了做美术馆的可能性之后,区政府又决定把办公楼改为国际电子产品展示中心。
深业上城LOFT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城市综合体的解决方案,我们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的产生。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到它所提供的高密度叠加和三明治式的丰富的组织方式。我们相信LOFT模式的介入会给综合体带来更加丰富和完整的业态,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如此,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给综合体带来活力的同时,还为城市贡献了一个具备公共性的场所,其潜力和效益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